企業該如何搶占直播紅利?
直播對企業營銷的影響,不僅僅是營銷手段上的一次變動,更是企業營銷思路上的煥新。我們預計,未來的品牌新媒體傳播及運營中,將不僅僅存在“雙微”為代表的圖文信息、“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信息,直播內容運營也將成為企業的標配。
為此,企業應該做何種應對?時趣有以下三條建議:
1. 組建直播運營團隊
早在2003年,電子商務慢慢興起,電商逐漸成為各大品牌的重要銷售出口,此后企業的電商團隊成為幾乎每個消費品品牌的標配;
2012年微信開放公眾號功能后,微信公眾號便成為了品牌宣傳的重要窗口,大多數企業的新媒體團隊才正式得以組建,如今新媒體團隊已經成為企業市場部的標配;
2018年以來,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開始興起,不少反應快的企業相繼組建視頻編導團隊,其中不少企業也抓住了短視頻紅利。
相比于圖文和短視頻,直播離電商銷售更近,直播團隊的組建將成為營銷的必選項,一個完整的直播團隊通常包含以下五類人,在小型直播團隊中可能會有一人身兼多職,品牌也可以把部分角色委托給專業的營銷服務公司。
其中值得注意的點是:
-
理想狀態下,品牌在不同平臺直播,需要有匹配相應用戶的內容,也就是說內容需要做一些定制化設計,比如快手里常用“老鐵”進行稱呼,而抖音中則很少;
-
數據運營層面需要跟電商部門進行相關協調,且需要根據不斷的數據反饋去優化主播話術及內容創作方向。
2. 直播IP的打造和積累
在直播過程中,用戶對商品的轉化動力,更多來自于對主播本人的信任,優秀的主播幾乎最終都會走向IP化的道路上,而品牌對主播的打造,本質上也是一種在品牌下級打造個人IP的過程。
企業品牌咨詢顧問、時趣SVP王祖德曾指出,品牌營銷在多年的發展中也在不斷進化,我們已經從品牌1.0的功能營銷階段,經過品牌2.0體驗營銷階段、品牌3.0價值觀營銷階段,進入品牌4.0的個體營銷階段。在直播營銷的場景下,品牌的個人IP打造需求更加突出。
當然,對于品牌而言,直播IP相當于專家隊伍的打造,需要基于整個品牌框架之下。主播或許會類似于“柜姐”,每個消費者心中都會有自己最喜歡、最親近的“柜姐”,而每個主播也將會對其相應的用戶進行社群等精細化運營。
3. 品牌直播間的打造
各個主播、各個平臺的流量十分分散,如果各自運營的話到后期會十分被動且成本巨大,最終很可能會事倍功半,無法形成品牌粘性及私域流量池。
因此企業需要通過品牌直播間的形式將流量進行聚合、強化整體上的品牌IP,最終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品效合一。也就是說,無論平臺如何、主播是誰,品牌在直播間中需要有品牌自身的識別度,讓觀眾知道來看直播是為了品牌本身而來。
品牌直播間的打造其實既是一次系統的品牌價值及策略的梳理工作,又需要豐富的電商運營實戰經驗,企業單獨進行內部執行容易掉坑,不僅資源籌備及整合難度大,且試錯成本較高。企業可以通過尋找經驗豐富的營銷服務合作方來實現更高效及低成本的搭建及嘗試。
目前,各大品牌可以通過“時趣品牌直播間”進行直播嘗試,直播間基地位于華南,從前期同品牌調性做匹配,為品牌打造專業的、專屬的且有品牌質感的直播場景,再到幫助品牌制定直播內容策略、直播流量運營等。